为贯彻“十五五”关于“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规划建议,深圳大学研究生院举行人工智能专业硕士交叉研究方向培养工作会议,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学校多个学院及职能部门的领导与相关负责人,阵容涵盖人工智能学院、金融科技学院、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医学部、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等共计10个单位,充分体现了各单位对本次会议的高度重视与共同为会议议题建言献策的热忱,会议由刘永院长主持。

首先,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助理罗成文分别就学院的建院历史、人工智能专业硕士交叉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教育现状与培养规模、面临的核心挑战及建议方案三个方面作详细汇报,他指出目前交叉研究方向的人才培养规模持续扩大,未来需不断完善探索培养机制,进一步提升培养质量。
随后,各学院领导、代表围绕培养痛点作深入交流,聚焦五大问题:(1)人工智能标准与母学科标准不匹配的困境,导致学生毕业难;(2)跨学科选修及学习空间壁垒有待突破;(3)无本科生、无传统母学科依托面临学位授予的困境;(4)交叉研究方向“双导师制”实行可行性及落地机制问题;(5)人工智能专业硕士交叉研究方向毕业条件与学位授予标准。
最后,刘永院长总结强调,人工智能+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是当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领域,是学校为未来培养人才的重要举措,要坚持母体学科为主,人工智能赋能的核心理念,并提出三项举措:一是组织专题培训,厘清人工智能交叉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路径;二是制定覆盖所有交叉方向的统一培养方案,明确课程体系、学位标准及评审机制,探索专硕非论文成果形式;三是研究生院将全力支持人工智能学院牵头推动学科赋能,通过系统化改革打造深大特色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创新成果产出。各培养单位需本着对人才培养高度负责的态度,承担起交叉方向人才培养的主体责任,人工智能学院积极承担引领、帮扶、把关的责任。改革举措要系统化、可操作,旨在真正提升培养质量,产出高水平成果,形成深大特色。